实在帅气
这台真的是我的End Game后级了,一年前的我应该想不到会下手这种等级的器材吧….
真的是失心疯直接破产,但还有前级要买…..
然后这篇是”今年“退烧之作,文长注意XD
前言
先前情提要一下,之前写过两篇高阶后级的试听文
[心得] 高阶扩大机试听,Accuphase P-7500, Octave V80 SE, Pass X350.8, Vitus SIA-030, Aesthetix Atlas Eclipse
[心得] 高阶扩大机试听Part 2,Constellation Stereo 1.0, Gryphon Essence
算是听透透这价位带附近的扩大机了,至少我有兴趣的牌子都有听到,总之最后买了Gryphon Essence Stereo
这台是我听那么多台以来不管是声音风格、外观还是缺点都最能接受的一台
贵是贵,但直上总比之后想东想西又想要换机器来的好,总之从丹麦来的大箱子就出现在我家了XD
(有时候买器材靠的是缘分,论价格来说这台也不是试听器材里面最贵的)
箱子重到不行还不方便收纳
开箱
虽然对于音响迷来说,Gryphon 贵丰的大名可以说是无人不晓,不过这边还是简单补充一下
Gryphon由知名音响设计师Flemming E. Rasmussen于1985年丹麦成立,是一间老牌的Hi End欧洲大厂,这品牌最核心的产品就是扩大机,不管是前级还是后级都有很高的评价 (不过也有出喇叭、音响架、讯源和线材等),招牌特色是A类设计、全平衡、双单声道搭配超强推力与超大电流,声音暖厚但细致有贵气,然后外型设计看起来都很像RPG里面的魔王要塞,(不过现在创办人退休之后跑去另一个丹麦品牌Aavik了)
上层放配件
一开箱就觉得不愧是欧洲精品,配件还附有印有狮鹫标志的白手套让你开箱,是不是很有仪式感 (?)
但实际上这种秀气的手套搬器材实在不好用,还是乖乖戴上清明扫墓用的防滑手套比较实际 (这台45公斤,真的有手滑的危险性)
要注意的是这台扩大机是使用20A电源线,原厂有附一条小黑线让你争取一点时间存钱换线。不过小黑线中高频稍微刺耳,低频又有点泛滥,真的撑不久
尊爵不凡
逼你换线
然后说明书有一页居然是在介绍厂商纪念品,不知道哪招,是说弄张地毯放客厅好像也是蛮酷的XD
果然是欧洲精品
接着是本体了,先介绍一下本次主角Gryphon Essence
Essence系列是前后级一组 (另有Mono版本),是2020年Gryphon推出的入门级扩大机,也算是历年前后级订价最便宜的系列
外观设计依然由创办人Flemming操刀,不过内部设计则是新设计师Tom Møller所设计,是新世代Gryphon的代表机种之一
从外观上来看,从以前张牙舞爪的猛男风格转变为较为沉稳内敛
设计依旧是有招牌的三角形元素,采用黑色镜面设计和旁边的金属拉丝形成材质上的对比,质感和作工都精美的没话说
中央控制面板设计简约,只有明显的运作指示灯和小小的触控式Stand by开关,没有多余的按钮破坏简洁感
实在太美
那控制按钮和开关在哪边呢?
其实是藏在机身的下面,左边是运作指示灯显示模式设定,中间是电源开关,右边则是高低偏压切换设定
设计上很巧面妙的使用灯光反射让你知道按键的位置在哪边,不需要盲目乱摸 (请见上图机器下面的蓝光)
(高偏压: 纯A类 / 低偏压: AB类)
这台脚垫很高
虽然前面板设计风格与过往不同,但是侧面倒是保留了一贯的特色 – 张牙舞爪的散热片
不过新世代的设计在这部分在外缘处多做了圆角设计。整体设计更内敛一点,也比较不刮手 (特别是换线材的时候)
(是说那么大的散热片有无必要? 只能说纯A类模式之下这台真的是大型暖气,没开窗室内温度真的会热。还没收到新的电费账单,怕!!)
有点像肋骨
正上方是低调到拍不太出来的经典狮鹫兽标志,散热开孔内隐约可以看见满满的巨型电容和超大变压器
而最重要的SPEC方面
● 纯A类
● 50W@8Ω
● 100W@4Ω
● 190W@2Ω
● 电容量440,000 µF
● Gain: +31.0 dB
● 双单声道,零负回受
恩,其实以SPEC来说和Accuphase A-75差不多,算是互有胜负?
重量也差不多
后面的接线柱设计也不错,Y插位置旁边还有塑胶保护环可以隔离保护、避免松脱。对于有接超低音会同时用到Y插和香蕉插的人来说多一份安全性
(太重了,实在不想折腾再次搬出拍后面的照片)
金闪闪接线柱
接下是重点,听感!
听感
以下心得皆以纯A类模式为主,器材如下
Speaker: Focal Sopra N2
Streamer: AURALiC Aries G1
DAC: COS D10
Preamp: Aesthetix Mimas
这台真的是蛮难Run的,每天开一个月左右才比较稳定一点
当初音响店安装完一开声其实有点失望: 就这样!? 低频和厚度丰满、气势强但是密度其实有点糟,想说是不是空间搭配不够适合?
这部份有三点:
1、越Run其实低音会越来越少。控制力会变强,由量大松散变为紧实、收放快速,没有那么”满“
2、说明书写暖机至少要45分钟。经验上一小时左右大概8成,两小时大概差不多完全。随着暖机时间越久声音密度会越来越高
3、电源线建议能量强且控制力比较好的。毕竟这台推力真的够猛了,我想一些知名欧美品牌的中高阶线材应该蛮适合的
这台带给我最大的进步是,更强烈的真实感与立体感
可能归功于几点特性,声底依旧如同试听时一般清晰透明、干净、背景黑。搭配密度高且集中的能量感,让一切听起来更接近真实一点
那种感觉就象是从普通的室内环境走进一个有适当吸音的音响室或是音乐厅之中,让音乐撇除掉其他干扰因素
虽然这台是纯A类设计,但那种A类常见的如水彩、太湿的毛笔一般晕开、温厚且偏暗的感觉其实不多
(至少我听Vitus、Pass Labs A类都这样。另外某方面来说这台也和旧世代的贵丰声底不同,更为中性现代)
在维持A类柔软厚实的感觉之余,又不会让空间充满低频的余韵。要说的话就是手写书法 VS 计算机标楷体的感觉!?
另一点是明显且强烈的纵深感,有了前后的层次才有能让画面从2D转变为3D
原本器材在讨论音场和分离度部分,大多是在X轴方面延伸。而这台音场宽度没有特别大,但可以更为明显的把位置和分离扩展到前后的部分
听现场收音的演奏更有临场感,例如来自四面八方的拍手声。歌手的结像也更为集中聚焦立体,细节的呈现也更有层次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若是普通的录音室流行音乐其实差异不大。要真的现场专辑这种感觉才会比较明显,只能说是忠实还原吧?
(听现场专辑音场连宽度都会更大一些,只能说录音质量和环境真的才是根源)
讲完音响性的部分,来说说音乐性
虽然以整体来说这台器材无疑是比较偏向音响性风格的器材,但是难得之处是在很高的密度之下,声音却不会过硬这点
对于同样偏向音响性的喇叭象是我自己的Focal或是B&W等,如果单纯只是推力大容易造成在大音量下的中高音刺耳感 (特别是数位系统)
在听过那么多店家的搭配之后,算是少见能够保留非常好的解析但中高音依旧带点柔软、细致和水份的器材
即使在家里听起来确实还是保有这样的特性,但也有可能是因为使用真空管前级的关系? 这点我不知道搭配Gryphon自家前级是否依旧如此
综观来说不敢说是柔软细致风格的机器,但至少已经比我原本的综扩直出更细致了
精美狮鹫标志
另外一点是对于整体的控制力
使用之前综扩时在大的音量很容易会有种满到空间无法承受的失控感 (或说低频泛滥、中高频的毛躁感?)
在同样音量之下使用Essence则是游刃有余的控制住场面,不会有这种感觉。解决了以前那种小声不过瘾,大声又hold不住的尴尬状况
但也造成音量越听越大声,老婆来抗议的问题…
(我音量有用Pink noise量测dB对齐音量,所以应该不是音量不一致导致的差异)
最后简单写一下三频的感想:
高频: 我觉得没有偏暗问题,亮度够但圆润细腻一点 (不过想一想铍高音躺着推都很亮)
中频: 密度高、解析强但保有一定的厚度
低频: 量感其实没有想象中多,但包围感、力道和层次感都很有升级感,听double bass真的会变大支
听感部分大概就酱子,其他部分放下一个章节
Q&A
以下是这次换后级衍生的其他感想,我想写成QA模式应该比较清楚一点
Q: 高偏压 (纯A类)和低偏压 (AB类)有什么差异?
A: 以听感来说,Class A就是密度高,能量强、音场普通大。而切换到Class AB模式后,整个音场会很神奇的变大一圈,但相对来说厚度、密度就薄了
我觉得人声为主的音乐Class A无疑是胜出不少。但是交响或是纯演奏,或是音场爱好者可能反而觉得Class AB更好,也顺便省电这样
下图是我心中的解释XD
大概这种感觉
Q: 在店家试听完之后在家里听起来有差吗?
肯定有差。特别是对于音响来说,空间应该就占了6-7成因素
当初试听那种在在空间中呈现的球状低频和弹跳感我家就没有,毕竟空间大小差太多了 (这也是当初试听时就可以预期的)
不过至少音色和特性基本上和试听时大概一致。有时候自己家中听久和音响店去多大概心中会有一把尺,再搭配上面的感觉也是
但不得不承认,音响表现确实大多受限于空间影响,在家中未整治过的空间确实会打折
(其实我还特别量了家中RT60多少,10几坪开放空间除低频外平均550ms,我觉得也是有达到REW说明书上的标准啦…)
Q: 如果换不同厂牌后级/前级,是否需要注意阻抗/增益匹配
确实要。之前feversound国仁有做过一期影片,简单来说输出阻抗一定要低于输入阻抗,这部分可以参考影片不赘述
还有一个部分要注意,就是增益的部分。特别是使用真空管前级时,我就有遇到这个问题
Aesthetix Mimas本身后级部分的增益是26 dB,Gryphon Essence则是31 dB
虽然感觉只差少少的5 dB,但被放大的底噪就可以大到我在沙发上都听得到。音量上操作也不易,好险可以切低增益模式解决这问题
只差一台黑色前级了 (?)
Q: 是否需要独立前级,可以DAC前级直入吗?
只能说没有比较没有伤害,因为前述底噪问题我想干脆直接上我DAC COS D10用内建的前级控制就好
结果听半首歌就换回去了,整个声音变薄毛边也跑出来,实在忍不了
当然不排除高级DAC前级可以,但独立前级卖那么贵应该还是有他的道理 (只能说我DAC等级不够强)
Q: 买了20A电源线变成传家宝怎么办?
后来我的解法是买个转接头,Shunyata SR-Z Cable Adapter
感觉完全是智商税,单纯为了心理健康才买名牌的,3C卖场一颗50块而已XD
当然好处很多,原本有的线材都可以捅看看
有够贵
不过这个接上去靠北长,下面要垫个东西…
高科技木块
Q: 之前不是说买超低音就是补扩大机的缺,那扩大机换了超低音还有用吗?
回顾: [开箱] 两声道超有感升级,REL S/812主动式超低音
如前面所写,换了扩大机算是全面改善,低频只是一部分
一开始Run in低频偏多的时候确实我把超低音的音量调低了三格左右,最近稳定后又加回了两格
超低音遇强则强,你换了扩大机觉得音场、包围感变好。开了之后只会更好不会反而缩小,量感也可以自己调整很有弹性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受空间影响的SBIR (喇叭边界效应)并不会因为换了扩大机就改变,依旧要靠超低音和空间整治解决
该花的钱不能省呢 (?)
结论
我要退烧到明年买Gryphon Essence前级了,不然老婆要杀了我
(先打预防针,是指大型器材的部分XDD)
转自:诺歌音响公众号 原文:https://roakuo.com/2023/04/gryphon-essence-review.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