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测评首页测评详情
新音响New Audiophile    2025-06-18 21:20
0人收藏
|
3921次浏览


Pass随后推出了名为Aleph 0s的立体声版本,以及名为Aleph P的前级功放。第二年推出了更大版本Aleph 1,是一款输出功率为150瓦的单声道后级。1994年,Pass发布了新一代的Aleph线路,将电路从三个增益级简化为两级,并使用专利的电流源来偏置单端输出级,新电路被用在改良版Aleph 1、输出功率200瓦的Aleph 1.2、更小的型号Aleph 2(输出功率100瓦)上面,当然都是纯甲类放大。


1998年,Pass发布了X1000甲乙后级,这是第一款使用专利超对称电路的功放,实现了1000瓦的超大功率,具有高性能、局部反馈和两个增益级:级联差分晶体管对和一大组互补输出跟随器。这种突破性的设计成为今天Pass Labs所有产品的基础,如今X系列已发展至“.8”型号,包括X350.8、X250.8、X150.8立体声后级与X600.8、X260.8单声道后级。2002年XA系列功放发布,将X和Aleph拓扑结构结合到平衡单端甲类功放中,兼具X和Aleph系列的许多优点。随后在2003年、2005、2014年Pass对XA系列产品进行了版本改良,除了大幅降低失真和噪音,也提高了功放在低阻抗负载下的驱动能力。目前纯甲类的XA系列包括有INT25合并功放、XA25与XA30.8立体声功放;XA60.8、XA100.8、XA160.8、XA200.8单声道功放;以及电源分体的Xs150与Xs300。就数量来看,Pass的纯甲类功放型号居然比甲乙类产品还多,从入门级的合并功放到重量超过300公斤的四件式旗舰,从质纯味美的25瓦到无坚不摧的纯甲类300瓦,Pass可以满足所有发烧友的需求。


早期在Threshold品牌推出的SA1单声道后级(输出功率纯甲类160瓦)


当我们对Pass的纯甲类家族羡慕不已时,回头看看整个音响圈,惊讶的发现纯甲类功放已寥寥无几,变成真正的稀有产物。1980年以纯甲类功放建立声誉的美国Krell,2024年6月在负责人Rondi D'Agostino去世后公司生产暂时停产,预计2026年才能少量复产;而她的前夫Dan D'Agostino(大丹)以自己名字重新出发后,所有产品都改成效率更高的AB类了。加拿大的Classé Audio当年与Krell联手驯服Apogee平面铝带音箱而声名大噪,现在早就见不到勇猛的DR3(甲类25瓦,桥接为100瓦)踪迹了。英国音乐传真(Musical Fidelity)1985年推出的第一代A1合并功放,铁板烧造型与温暖音色堪称经典,但音乐传真早已离开纯甲类圈子了。日本金嗓子(Accuphase)仍在坚持,目前也仅有A300单声道后级(甲类125瓦/8欧姆)、A80(甲类65瓦)与A48S(甲类50瓦)三部产品。丹麦贵丰(Gryphon)最早的纯甲类后级DM100,曾经是我的梦中情人,如今仍靠着Antileon EVO立体声后级(甲类150瓦)、Essence单声道后级(甲类55瓦)、Mephisto Solo单声道后级(甲类175瓦)、APEX单声道后级(甲类210瓦)四部产品撑起大旗。


Pass品牌推出的首部产品Aleph 0单声道纯甲类后级


也有些产品利用“动态偏压”技术,实时监测输入信号强度随时调整晶体管偏置电流,在甲类与甲乙类模式间自动切换。也就是在小功率范围内是甲类状态下工作(大电流输出),超过了这个范围会自动切换为甲乙类状态(有交越失真问题,功率变大但电流变小),这种设计解决了传统纯甲类功放的高发热与低效率问题,同时保持低失真与高音质表现。Krell FPB600可以说是动态偏压的典范,搭载120颗摩托罗拉定制三极管,有效减少纯甲类的静态功耗(无信号时仅30W),相比传统甲类功放(KSA-80静态功耗就超过200W),能效提升显著。即便有这类技术运用,纯甲类功放的市场仍然持续萎缩,主要原因包括环保法规趋严、‌能效标准提升、‌消费偏好变化等。‌


Pass实验室创办人Nelson Pass,是音响界最有创意的设计师之一


目前欧盟RoHS指令对铅、镉等物质有严格限制(铅≤0.1%、镉≤0.01%),导致传统工艺(如含铅焊料)需改用高成本替代方案,直接推高纯甲类功放的生产成本。纯甲类功放因工作时处于全导通状态,理论效率仅约20-30%,相较于D类功放能效可达80%以上,AB类功放也能达到60-70%,与欧盟推动的ErP指令等节能政策严重冲突。欧盟待机功耗新规将从‌2025年5月起强制实施‌,电子电器待机功耗在待机模式下要≤0.50W,纯甲类功放根本不可能通过,否则就不叫纯甲类了。此外欧美音响市场逐步转向便携、智能化设备(蓝牙音箱、D类数字功放),压缩了高功耗、高热量、大体积的纯甲类功放需求。


Pass功放中很多元器件都是特制的


从技术层面来看,纯甲类高能耗导致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需额外配置散热系统如风扇、散热片,导致功放体积庞大、重量动辄数十公斤。环保人士认为,巨无霸功放制造过程需大量铜、铝等金属,开采活动加剧生态破坏与碳排放,生产链中电镀、电路板蚀刻等高能耗工艺又会引发环境污染。由于能效比不高,一部输出25W的纯甲类功放实际耗电超过150W以上,其中约75%的电能转化为热量浪费掉了,在炎热环境下大量空调的使用进一步放大能源消耗。另外,关键元件(尤其是电容)长期高温下易老化,导致漏电增加、容量衰减,需频繁更换并产生电子废弃物。老化后电源稳定性下降,可能引发过热保护机制启动,间接缩短设备使用寿命。有人形容,纯甲类功放就像内燃机时代的V12发动机,在特定场景下仍有不可替代性,但其核心指标(效率、体积、成本)已落后于新一代技术。随着GaN(氮化镓)功率器件普及,D类功放性能将持续逼近理论极限,纯甲类功放会不会最终仅作为“音响技术活化石”存在于博物馆和极少数发烧友系统中?


完善的保护线路让Pass功放可以经久不坏


旗舰Xs300电源分体单声道纯甲类后级,架构非常壮观


从声音角度来说,纯甲类功放虽然问题多多,音响发烧友依旧难舍纯甲类功放的致命吸引力,为什么?以单端直热式工作的电子管,制作纯甲类后级不是问题,我们所谓的麻烦主要都是讲晶体机。1947年底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发第一个固态电子元件晶体管,其目的是取代传统电子管,希望功耗降低且体积重量更小,这个目的至今未竟全功,正如D类功放不会彻底取代甲类功放。在功放的制造上,晶体管主要的功能为“放大讯号”与“开关电压”,不改变输入讯号的波形而将电压跟电流值放大。直到1970年代晶体管多使用锗制造,它的穿透电流高、噪音大、线性条件差,制作的功放声音并不理想。1977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真正称得上Hi-end级别的晶体管功放Mark Levinson ML2推出,每声道输出纯甲类25瓦,但体积和重量与后期纯甲类100瓦的ML 20.5几乎相当。此后大功率的纯甲类功放纷纷出现,一方面纯甲类工作电流很大,可以推动Apogee平面铝带音箱或者Sonus Faber火车头这类大食家伙,发出的声音可以完全充满50平米的大型空间,弱音时规模不会变小,强音爆棚又不会发飙。另一方面,纯甲类功放的声音厚暖、大气,绝不卡脖子,与顶级电子管功放的音色相当接近。


不夸张但非常实用的散热片,让Pass甲类功放保持较低的温度


蓝色圆形表头自带魅力,力高音响但李的行货已经把Logo换成了Nelson Pass的签名


前面提到那些纯甲类功放的“缺点”,正也是其特点。纯甲类功放的输出晶体管以“恒定偏流”运作,意即无论是否有输入讯号,始终以全功率运行。当没有讯号时,晶体管的功率会变成热量;当有讯号时,电源从扬声器端子输出。此外,A类功放只使用单一晶体管放大完整的音频讯号,由于一个晶体管一次只能放大正半波或负半波的讯号,处理完整的声音讯号需要两个晶体管,为了使音频讯号落入最佳线性区,会在施加一个直流偏压让所有讯号的电压值大于零,因此产生更多热量。由于每个输出级晶体管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因此不会出现影响讯号的开启、关闭、加热或冷却循环,晶体管以最线性的方式运行,无失真,并且由于没有切换,也不会感应高频干扰。几乎所有主动元件在放大过程中都有非线性的转换特性,以B类而言,晶体管的转换曲线刚好在转折点上,造成了大家所熟悉的交越失真,相反的A类设计使晶体管工作在最线性的部分,当然其失真也是最少。


INT-25合并功放(输出纯甲类功率25瓦),是Pass Labs甲类功放的入门产品


测试参数中有一项THD(总谐波失真),其单位是百分比,这个值只是一个加总,并不能代表两部失真率相同,功率相等的功放其声音就会相同,因为即使失真率相同其谐波成分也不会相同。就自然界与人耳结构而言,偶次谐波失真是人类耳朵较能接受的失真,其因一般的乐器本身即会产生偶次谐波。相反的奇次谐波失真则会令人耳感觉吵杂不堪。乐器本身的奇次谐波成分不多并且往往在分裂时才会存在,所以音乐讯号经放大后如果莫名的多出了奇次谐波,是一种严重变质扭曲的声音,而纯甲类功放是唯一奇次谐波失真几乎不存在的设计,所以能得到更醇厚丰盈的声音。


Xs300电源分体单声道后级(输出功率纯甲类300瓦),是Pass Labs甲类功放的旗舰


XA25则是输出功率最小(甲类25瓦)的立体声后级产品


其实不管A类、B类、AB类的放大原理都是将波形直接放大,利用晶体管的“线性放大”特性。比较不同的是新型D类放大的原理是使用脉宽调变技术(PWM),利用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对电源实行高频的开关控制,然后再加上低通滤波器,得到想要的放大讯号。对于晶体机来说,纯甲类工作状态的声音最好是不争之事实。由于全部晶体都在导通情况下工作,小信号时的开关失真得以减轻乃至消失,而开关失正是有些晶体机声听起来干硬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带来的好处,使用同样数量的功率管,甲类输出功率只相当于甲乙类的1/4左右,也就是说,要达到甲类100瓦功率,电源和功率管的配置要按甲乙类400瓦以上设计!虽然成本大增,但无形中极大增加了输出大电流的威力,要知道对音箱的驱动,主要取决于电流输出高低而不是标称功率大小。喇叭单元兼具电感与电容特性,对电压与电流的需求有一个时差,就相位而言是电压超前电流90度,如果无法适时给喇叭单元足够电流驱动也会造成失真。纯甲类功放的静态电流为最大驱动电流的1/2,虽然无谓的消耗产生了高温,但对喇叭而言却是电流需求供给的最佳保证。


XA25则是输出功率最小(甲类25瓦)的立体声后级产品


像Pass这样的纯平衡甲类功放以较大的偏压电流运作,能轻易地呈现出立体的音场,创造出让人几乎可碰触到每一细节的优异分析力,以及非常真实的动态比对,如同去除一层面纱般清晰,但却丝毫没有晃眼刺激成分。纯甲类功放有甜美、温暖和丰富的音色,而且动态对比也较甲以类功放更佳。瞬变电流从零开始到渐次加强,再重新回复也完全没有电流的残留。控制力可以做到和甲乙类功放一样好,却更能分辨细微音色上的差异。比起甲乙类功放,纯甲类功放的中频更厚实而且音场也更宽广。


从XA60.8开始,Pass的纯甲类后级变成单声道设计


Pass的创办人Nelson Pass说他的使命是“制造无失真且音质尽可能好的简单放大器”。其它品牌甲类功放因为使用大量晶体,一般来说终究还是推挽互补式电路,不可避免地会残留一点交叉失真。创意无限的Nelson Pass早在Pass第一部产品Aleph O,就使用了单端放大设计,用晶体管实现电子管那样的单端纯甲输出。我曾听过Aleph O单声道后级,它极为罕有地实现了松弛淡雅、毫无染色,而又韵致丰润的声音,可说是实现了晶体功放的一个梦想。 后来Nelson Pass把1994年获得专利的“超对称放大线路”(Supersymmetry Circuit)普遍用于产品中,也就是采用完全配对的电子元件,组合成最简单的平衡A类放大,整部后级只有两个放大级,第一关是所谓平衡式单端A类电压增益级,第二个输出级则是大功率MOSFET组成的电压随耦。


所有Pass的纯甲类功放有一致的设计元素,辨识度非常高


“超对称放大线路”的精神,就在于以平衡放大线路达成极简、超低失真与超级稳定性。一般平衡功放使用两组对称的线路来放大正相与反相讯号,但是这两组线路彼此是无关的,也就是说,一组线路产生的失真,并不能用另外一组来抵消。由于两组线路各自可能产生自己的失真,因此平衡放大之后,失真会比单端放大还要高出一些。Nelson Pass的智慧,就在于两组放大线路之间施加的负反馈,让一组产生的失真,可以由另外一组放大线路来抵消。因此超对称放大线路有着超低的失真参数。而且这里的负反馈并不是用来降低线路本身的失真,而是用来让两组线路互相监督,因此也没有一般负反馈的缺点。说起来简单,却是音响界少见的创新理念。


我们曾介绍过不同型号的Pass功放搭配英国ATC音箱,都能发出令人满意的声音


简单的放大线路本身就具备很低的失真,而以平衡模式工作,可有效降低共模失真(CMRR),超线性放大线路则进一步强化了两者的效果。超线性放大可说是Pass所有器材的共通理论基础,也和无负反馈的理念同步双生。我们都知道,全局负反馈可以让器材的测试数据更好,尤其在失真率的测量上非常明显,但是有许多厂商都反对负反馈,Pass也是其中之一。Pass认为如果线路一开始就有错误或失真,再怎么样也不能掩饰过去,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线路本身完全不会出错。在超线性放大的理论中,全配对的放大线路本身已经可以降低大约90%的失真与噪讯,实际测量值大约降低20dB,而超线性放大则处理剩下10%失真与噪讯的90%,换算起来Pass的纯甲类功放只有其它品牌1%的失真率。


即使预算或空间受限,Pass与ATC也能组成好声的小型系统,性价比非常高


实际上Pass诸多型号并不是千篇一律的结构,“.8”系列中的每个型号都是从头开始单独设计的,每个功放都使用不同的输入级和驱动器电路,越大功率输出级使用的MOSFET晶体越多(旗舰使用一百多个功率晶体)。看一眼Pass机箱内部,就会发现一大堆罐头般的滤波电容、二侧巨大的散热片,还有“比实际需要多得多的输出晶体管”。Pass的目的是要完全控制扬声器的单元,不让喇叭单元任意行动以防止失真和非线性,产生更干净、更清晰、更不疲劳的声音。Nelson Pass说他喜欢电子管的声音又不想太麻烦,Pass的XA纯甲类系列后级就是最好的平替品。



至于Pass是如何克服高温与使用寿命的问题?纯甲类的高温虽然无法避免,Pass透过百中挑一的精配元件,加上面积很大的散热片,让XA系列后级的温度里外均一,约在40-60度之间,这代表了良好的通风导热系数,开上一天触摸也不会太烫手。这种温度对大多数制作良好的元件并不算太高温,比如Pass向日本订制的电容可在200度安全工作,适当的温度反而有助于电子更活耀,一般而言晶体管于60-80度之间因电子的活耀度增加可使其 fT (增益频宽积)更好。力高音响销售Pass产品很长时间,据他们的经验极少有元件严重老化导致声音劣化,因高温而故障的情况更几乎没有。



确实,纯甲类往往让功放设计师又爱又恨,它的缺点虽多但几乎都跟声音无关,因此被一个优点瞬间征服,那就是近乎完美的特性,而这是与声音直接相关的,至今没有任何一种工作模式的放大器可相比拟。所以当有机会接触到Pass纯甲类功放时,请用心去聆赏它所释放出来的声音美学,因为它正代表着一种浪漫、一种精神、一种不惜付出代价只求完美的精神、一种只为美声而不妥协的浪漫。 



总代理:力高音响(020)83871854




——END——




0
举报
我来说两句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已经加载全部
关于作者
《新音响》杂志:国内权威音响杂志,最新的发烧音响器材资讯,权威专业的器材评测。~
粉丝
12
发帖
发帖数
+ 关注
玩音响听音乐就上51Audio.com
中乐之声
中乐之声网站是由中国音响网(51audio.com)改版后注册成立,是北京中悦之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平台,致力于为广大从业人员及爱好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数据信息技术服务,实现影音行业资源数据全盘整合。另外,平台同时开展“中乐之星”高阶艺术培训教学,增加“艺人合作”艺人云经济板块,全面探索影音领域。愿“中乐之声”成为值得信赖的影音行业平台,与广大同业者、爱好者共同致力于推动行业新发展。
愿景
致力于打造音乐音响行业受大众信赖和喜爱的综合服务平台
使命
推进音乐音响行业数字化发展 引领大众文化艺术追求的全面提升
价值观
创新 热爱 全面 客观

下载中乐之声APP

举报邮箱: ZYZS@chinaaudio.net.cn 客服:4008-0201-03(工作日09:00-18:00)
©2019 51audio.com|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2095|京ICP备20003013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4178号|京网文【2020】4008-712号|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3036